2月1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近日印發(fā)了《關于加大改革創(chuàng)新力度加快農業(yè)現(xiàn)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》,其中涉及棉花產業(yè)的內容包括:1、完善糧食、棉花、食糖等重要農產品進出口和關稅配額管理,嚴格執(zhí)行棉花滑準稅政策。嚴厲打擊農產品走私行為;2、總結新疆棉花、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經驗,完善補貼方式,降低操作成本,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兌現(xiàn)到農戶。積極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。合理確定糧食、棉花、食糖、肉類等重要農產品儲備規(guī)模。而國內棉花、用棉企業(yè)和外商關注的重點集中在2015年棉花直補政策是否調整、國儲棉2015年3月份以后是否再次輪出以及2015年除了89.4萬噸1%關稅內棉花進口配額外是否增發(fā)滑準關稅棉花進口配額等。筆者認為,“中央一號文件”是個提綱挈領的文件,雖然針對的是整個農村現(xiàn)代化建設,但棉花、棉農、棉花產業(yè)作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(尤其是新疆棉區(qū)),作為現(xiàn)代化建設的一部分,在文件中占據重要地位。
目前國儲棉庫存規(guī)模處于“非合理”狀態(tài),但2015年出現(xiàn)國儲棉競賣機會的概率并不大。首先,根據目前紡織行業(yè)的消費能力,市場大多認為2014/15年度中國棉花消費能力將低于750萬噸(部分激進的調研機構認為低于600萬噸),而國儲棉庫存在1000萬噸以上,庫存消費比接近150%。其次,國家有關部門明確表示,除非國內棉花供應緊張,棉花價格出現(xiàn)突破性上漲,否則原則上不會輪出國儲棉,一些棉商和機構認為新疆3128級手摘棉成本在14000元/噸以上,春節(jié)前棉花市場進入“買賣僵持,艱難企穩(wěn)”階段,因此2015年新疆棉價格低于15000元/噸,國儲棉輪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當棉花現(xiàn)貨價格高于15500元/噸甚至16000元/噸,即使國家輪出儲備棉,其價格也不會太低。另外,從目前市場各方的反饋來看,2015年棉花種植面積大幅下滑似乎已成定局,為穩(wěn)定棉花種植面積、爭奪定價權,短期內輪出國儲棉的希望不大。
棉花進口滑準關稅增發(fā)或成奢望,但印度、巴基斯坦、西非等低等級棉花或跌破60乃至58美分/磅,給中國買家以繳納40%全關稅清關的機會。國家發(fā)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,除加入WTO承諾的89.4萬噸1%關稅棉花進口配額外,2015年原則上不增發(fā)進口配額。不發(fā)放滑準稅配額,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嚴格執(zhí)行棉花滑準稅政策,政府的重心轉向嚴厲打擊走私外棉,“疏、堵”并舉是解決棉花進口政策關鍵?紤]到印度國家儲備都是“一年一清”,不隔年,因此在印度棉花公司(CCI)拋儲連續(xù)流拍的情況下,調低競賣底價是必然選擇。由于同是2014/15年度新棉,拋儲價下調對現(xiàn)貨市場的沖擊可想而知,因此印度棉的CIF出廠價若再下調8美分/磅以上(2月1-2日印度棉S-6 1 5/32報價69.5-70美分/磅),將有一定量的印度棉采取全關稅清關進入中國市場。某外商表示,2月初,黃河流域地產棉3128級提貨價12500-12800元/噸,而印度棉CIF報價58美分/磅,40%關稅下的凈重人民幣價格為12500元/噸,60美分/磅全關稅下的清關價格是13000元/噸。
2014年新疆棉區(qū)補貼試點存在一些問題,從“綠箱”“黃箱”政策的轉變來看,從農民到各級政府部門再到棉花企業(yè)都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消化過程。據了解,阿克蘇地區(qū)獲得首批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資金9.54億元,直補面積499萬畝;第二批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資金8.31億元,但第二次種植補貼面積為796萬畝。一些農民認為,2014年直補額度低于預期,而且面積補貼發(fā)放偏晚,應該提前至8月份前發(fā)放,土地所有者和實際種植者間的權益劃分需更加明確,發(fā)放程序應該透明化、公平化,產量補貼則可以延后至次年2月底前發(fā)放。另外,因2014年目標價格補貼是19800元/噸,市場認為2015年的補貼會低于19800元/噸(目前現(xiàn)貨價格僅在14000元/噸左右),如何保證和滿足農民收益?如何不使2015、2016年新疆農民不放棄種植棉花是政策落實的根本所在。 |